把這本書列為夢想之書,其實是很個人化的理由。因為想在大眾媒體全然用自己的觀點來寫,其實是很困難的事。因此村上春樹能寫這樣的報導文學,而且還有很多讀者,在Blog流行之前,或多或少都是很多新聞工作者的夢想吧。下面是讀後感:(是誰?是誰說我在硬拗?)

  世界上真有「故事製造機」這東西,只要輸入資料,一篇篇的故事就會源源不絕出現。不過看了村上春樹的《地下鐵事件》,發現這種機器對人的幫助很有限。

  每天從媒體上,我們都能看到「今日火災」、「今日車禍」、「今日性侵」、「今日藝人戀愛」或「今日口水戰」等故事,簡直跟工廠生產出來的罐頭一個樣嘛。看過《地下鐵事件》才發現,這些用老舊公式得來的故事,就算表面上寫得再精采再好看,但功能說不定大概只跟一群猴子打的字差不多。

  村上春樹發現,日本媒體大量報導1995320日的地下鐵沙林毒氣事件,可是無論他怎麼看,他都看不到「那天
早晨東京的地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?」當時在地下鐵列車中共乘的人們,看見了什麼?採取了什麼的行動?感覺到什麼?想到什麼?可能的話,從他們心臟的鼓動甚至到呼吸的韻律,每一個乘客身上的細節,村上春樹都想知道。「然而很奇怪的是,卻沒有人告訴我,為什麼?」

  於是他自己跑去採訪當事人,捨棄最慣用的小說形式,用報導文學的形式寫了《地下鐵事件》這本書。

  村上春樹認為,媒體不呈現上述內容的理由,是因為媒體構成故事的脈絡太簡單;所謂的地下鐵沙林事件,簡單來說就是正義和邪惡、正常和狂瘋、健康與畸型的明白對立,我們「這邊」是「被害者
=無辜者=正義」,奧姆真理教「那邊」則是「加害者=污染者=邪惡」,形成簡單的的二元對立。媒體把正義設為前提條件,然後報導集中分析在邪惡那邊的各種偏差行為和理論。

  透過媒體,大家很清楚施放毒氣者的面貌,但被害者就變成了路人甲般的無臉角色。村上春樹分析,用「無臉的健全市民
vs.有臉的惡黨們」這種古典對比,要寫文章的確容易得多了。

  那這樣寫有什麼問題嗎?村上春樹看到很多受害者事後仍然被那個所謂「正常」或「正義」的社會傷害著,例如因為身體變得不好而被逼得辭職,或是反而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等等。於是村上採訪了超過
60位的事件受害者和其遺族,而且花很多篇幅描述每個人的特色和生活,尤其是工作的部份,接著才談到他們在地下鐵事發當時的所見所聞。

  他希望寫出活生生的被害者,希望大家對於受害者能有更多關心與包容,因為每一位地下鐵的乘客,都有自己的人生、有家人、有歡喜也有煩惱。換句話說,因為那受害者其實可能是你,也可能就是我。

  用「有臉被害者角度」採訪的另一個理由,是村上認為光分析加害者,奧姆真理教和地下鐵事件給予社會的強大衝擊,並沒辦法被有效地被分析出來,事件的意義和教訓也尚未被整理成形。

  他提到有幾位受訪者說,自己當初真正想說的都被媒體刪除了,只有對媒體來說容易整理的東西才被拿去剪裁使用。村上認為媒體的觀點大致是「總之,這大概是瘋狂的集團所引起的,例外而無意義的犯罪吧。」

  「可是這樣子只是讓這一切成為一場沒有指標的惡夢而己」。村上說,從受害者的證言中,可以發現很多受害者其實很迷惑,他們不知道該把自己的憤怒和憎恨發洩到那裡去,因為那暴力不單純只來自奧姆真理教,也來自日本那個所謂正常、正義的社會體制。例如從急難預防到救援體系,在當時都顯得應變能力不足。還有日本那種不願明確對外公布過失的的組織體系,許多應有的資訊,就以「正在審查中」或「那是公務」之類好像可以理解但又不能理解的理由,大幅限制資訊的流通。

  我看書時覺得有件事很有趣,書中絕大多數的受訪者都是「瘋狂上班族」,不但能忍受超長的工時,而且發現自己中毒時,他們的的反應竟然不是到醫院,而是先進公司再說。看到這裡,我不得不想起村上在結論中說的,一般市民的理論和體系,和奧姆真理教的理論和體系,或許有種雙面對照的鏡射式影象。這可能就是日本民眾對地下鐵事件至今仍然有「不舒服、餘味惡劣」感覺的來源。這不是說人們都有可能一個不小心,就會跑到地下鐵去撒毒氣,而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,人們對奧姆真理教徒特別厭惡而想排除的東西,很可能其實就是每個人心理的陰暗面。這個部份很複雜,作者特別花了許多篇幅解釋,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書。

  從《地下鐵事件》看小說家分析媒體的故事脈絡,而且用全新的角度來採訪,實在很有趣。作者改寫了故事製造機的程式,就把重大事件賦予了個人意義,讓人看了報導之後,不會覺得那好些像是遙遠的、異常的、和我一點也沒關係的事。這樣的報導方式,好像更有說服力和影響力。

  所謂的平衡報導,甚至是要打破對角色的刻板印象,而不只是訪問不同的人而已。

 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故事產生器。至少,我們的回憶不都是這麼製造的嗎?如果我能不要急著用我習慣的故事機器,多去了解一些其他的觀點,不要急著下結論或選邊站,那人與人之間能不能更能相互了解呢?

回首頁
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te03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