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有波浪般的長髮,


紅褐色的海洋從她的頭頂順流而下,


靈動飄逸得像有固定的旋律


她的臉像是風未曾吹過的湖面,平靜無波


漆黑如同夜色的眼珠一直直視著我,


還不時閃耀著星星般的餘光
我躺著和她對望,一點也不誇張,真的是口水直流


不是沉入她那身會走動的風景,


而是……



 



 


 


 

 



 


 


 


 

 



 


 


 


 

 



 


 


 


 

 



 


 


 


 

 



 


 


 


 

 



 


 


 


 

 



 


 


 


 

 



 


 


 


 

 



 


 


 


 

 



 


 


 


拔智齒時嘴巴角度被固定,口水直流沒辦法控制啊~~


護士小姐用抽吸器清掉我嘴裡不停冒出的血,還不時幫我擦口水


我當時真想找個洞躲起來










tate03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

  今天知道這兒被《中時部落格》的編輯選為「嚴選部落格」,是2006年9月7日-9月14日的「中時嚴選優格」←搞半天,原來這部落格是乳酸類的啊,而且還過期了XD

  雖然今天一整天身體都很不舒服,下午知道這件事,精神還是為之一振……了一下下:p

連結如下:
http://blog.chinatimes.com/showallblog.html?cateid=5

回首頁












tate03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      
  今天下午和朋友到光點戲院去看記錄片《奇蹟的夏天》,看
花蓮美崙國中17位足球小將如何追逐他們的足球夢。它不像一般記錄片往往給人沈重感。它先是一部好看好笑的電影,然後才是笑中帶淚的足球記錄片。

  我原本認為國中生的比賽不會很精采,不過透過導演的拍攝與剪輯手法,配上音樂之後,看起來很有職業足球的刺激感。

  這群原住民少年外表像一般同學那樣笑容滿面,而且非常幽默,有一幕是二位隊員共乘一輛腳踏車,正在討論不知道《斷背山》好不好看,後座的同學還說:「我們兩個要不要也來演一下啊!」從這段對話可以看這些的孩子的早熟和童言無忌。但是在這些原住民孩子歡笑的背後,往往都有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。

  許多人在單親家庭長大,或是生活環境面臨許許多多的困難,但是在足球隊他們可以找到生活重心,隊友往往就是他們的心靈支柱。「因為這裡有很多好朋友啊,因為不願意分開,所以就繼續踢了啊!」一個孩子說起為何願意在泥濘的球場打滾。「足球隊是孩子們的希望,孩子們的夢。」美崙國中足球隊教練說。

  陽光、熱血和團結是這部片的主軸,看著他們在場上奮戰的樣子,讓我的心好像也被重新股動了起來。這群小朋友四處征戰,贏回許多國內外的獎盃,還有一輩子的美好回憶。可是,當他們國中畢業離開球場之後呢?「說不定被歐洲球探看上,然後去踢職業足球。」一個孩子大笑,自己都知道這只是個玩笑。

  「以後當模板工或是開砂石車吧!」「我們什麼都不會啊!」許多隊員都這麼回答,他們的家庭往往沒辦法支持他們繼續唸書。這群熱情有衝勁的小孩,因為先天環境,他們在人生的上半場就苦苦追趕,而下半場很可能也不是他們的主場。

  國中畢業後,大部份美崙足球隊的學生獲得保送入學,進了花蓮高中和花蓮高農,有一天從前好到不行的隊友就要在球場成為敵人,大家的心情都有點複雜。「好想回到畢業前的那個夏天,」在電影的最後,孩子們這麼說。

  我猜導演最後剪輯這段話,不只是為了描述球員們的離別情緒,他真正想說的或許是:在現行台灣的原住民教育環境和體育政策之下,這群小孩子們的明天會變得怎麼樣呢?這個夏天會不會就是他們生命中唯一能夠回味的季節呢?

  我希望不是!他們需要的,不僅僅是一個奇蹟的夏天,而是一個讓他們確確實實能得到的,一個更美好的明天。

相關閱讀:
足球爸爸和他們的夢幻小孩

就讓你我 一人一票 創造「奇蹟的夏天」


夏天盡頭的記錄片奇蹟-奇蹟的夏天

回首頁












tate03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親愛的:

  我自認滿能享受獨處的,有時候獨處才能隨興些;像看愛情片的男女主角生離死別時,卻邊挖鼻孔邊打哈欠這件事,大概也只有獨自一人的時候比較辦得到!

  一個人不見得不好,但在獨自進行的活動中,我覺得吃飯是最可怕的。我用餐的習慣很糟,自己吃飯一定會邊看電視或小說、漫畫之類的東西。但遇到要獨自專心吃飯的時候,才驚覺一個人吃飯竟是這麼可怕;只要意識到把食物吞下肚轉換成卡路里,就如同上廁所一樣,不過是為了生存下去的必要手段,就讓我強烈地感受到人生的無奈。

  想到桌上的食物終要變成滿肚子的大便,獨自吃飯的我,就陷入小丸子卡通裡北風不斷吹過的藍色背景。

  為了讓人忘記這個事實,所以餐飲業就得想想辦法!你看快餐店裡永遠會擺臺電視,而早餐店桌上總是少不了報紙。或許你不以為然,那為什麼這類東西在涮涮鍋、日本燒肉店和麻辣火鍋就從來沒有看過?可是,這類的店很少一個人去吧?

  原來,一個人的寂寞總是可以用另一個人的寂寞掩蓋的。


回首頁

 













tate03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

親愛的:
    我不看電視新聞,除非吃飯時店裡剛好在播,我才會被迫收看。

  我開始對電視新聞很有戒心,最早是因為那些讓我「倒彈」的講話方式。「檢查官正在偵訊」在電視上會講成→「目前檢查官正在進行一個偵訊的動作」。
哇哩咧!我還「我每天中午都會進行一個吃飯的動作」、「我心情不爽時就會進行一個幹譙的動作」咧!這種講話方式到底誰發明的啊?

  而新聞的內容,竟然比語言還要瑣碎。電視常常把事情弄得很破碎,它就像是把林志玲分解成她的眼睛、嘴巴、手指、和鼻子,然後統統丟到桌上給你;好好一個美女被拆解成零件,真的是嚇死人了。我聽到電視新聞的播報+內容,就好像看到一層鬆垮垮的皮膚,裡面還包著油到不行的肥肉!

  大小姐今天在MSN暱稱寫著:「不要再靜坐了啦」,我問她為什麼,沒想到答案與政治立場完全無關。她說「因為我想休假」,最近她要在靜坐現場,明明沒事可講了,卻還得不斷「硬生」新聞,休假至今遙遙無期。她自己都覺得很煩,但長官交待又不能不做,想想電視記者真的很無奈。


強力推薦:
柯裕棻的觀念平台:廿四小時沒英雄

回首頁:點我












tate03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

  把這本書列為夢想之書,其實是很個人化的理由。因為想在大眾媒體全然用自己的觀點來寫,其實是很困難的事。因此村上春樹能寫這樣的報導文學,而且還有很多讀者,在Blog流行之前,或多或少都是很多新聞工作者的夢想吧。下面是讀後感:(是誰?是誰說我在硬拗?)

  世界上真有「故事製造機」這東西,只要輸入資料,一篇篇的故事就會源源不絕出現。不過看了村上春樹的《地下鐵事件》,發現這種機器對人的幫助很有限。

  每天從媒體上,我們都能看到「今日火災」、「今日車禍」、「今日性侵」、「今日藝人戀愛」或「今日口水戰」等故事,簡直跟工廠生產出來的罐頭一個樣嘛。看過《地下鐵事件》才發現,這些用老舊公式得來的故事,就算表面上寫得再精采再好看,但功能說不定大概只跟一群猴子打的字差不多。

  村上春樹發現,日本媒體大量報導1995320日的地下鐵沙林毒氣事件,可是無論他怎麼看,他都看不到「那天
早晨東京的地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?」當時在地下鐵列車中共乘的人們,看見了什麼?採取了什麼的行動?感覺到什麼?想到什麼?可能的話,從他們心臟的鼓動甚至到呼吸的韻律,每一個乘客身上的細節,村上春樹都想知道。「然而很奇怪的是,卻沒有人告訴我,為什麼?」

  於是他自己跑去採訪當事人,捨棄最慣用的小說形式,用報導文學的形式寫了《地下鐵事件》這本書。

  村上春樹認為,媒體不呈現上述內容的理由,是因為媒體構成故事的脈絡太簡單;所謂的地下鐵沙林事件,簡單來說就是正義和邪惡、正常和狂瘋、健康與畸型的明白對立,我們「這邊」是「被害者
=無辜者=正義」,奧姆真理教「那邊」則是「加害者=污染者=邪惡」,形成簡單的的二元對立。媒體把正義設為前提條件,然後報導集中分析在邪惡那邊的各種偏差行為和理論。

  透過媒體,大家很清楚施放毒氣者的面貌,但被害者就變成了路人甲般的無臉角色。村上春樹分析,用「無臉的健全市民
vs.有臉的惡黨們」這種古典對比,要寫文章的確容易得多了。

  那這樣寫有什麼問題嗎?村上春樹看到很多受害者事後仍然被那個所謂「正常」或「正義」的社會傷害著,例如因為身體變得不好而被逼得辭職,或是反而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等等。於是村上採訪了超過
60位的事件受害者和其遺族,而且花很多篇幅描述每個人的特色和生活,尤其是工作的部份,接著才談到他們在地下鐵事發當時的所見所聞。

  他希望寫出活生生的被害者,希望大家對於受害者能有更多關心與包容,因為每一位地下鐵的乘客,都有自己的人生、有家人、有歡喜也有煩惱。換句話說,因為那受害者其實可能是你,也可能就是我。

  用「有臉被害者角度」採訪的另一個理由,是村上認為光分析加害者,奧姆真理教和地下鐵事件給予社會的強大衝擊,並沒辦法被有效地被分析出來,事件的意義和教訓也尚未被整理成形。

  他提到有幾位受訪者說,自己當初真正想說的都被媒體刪除了,只有對媒體來說容易整理的東西才被拿去剪裁使用。村上認為媒體的觀點大致是「總之,這大概是瘋狂的集團所引起的,例外而無意義的犯罪吧。」

  「可是這樣子只是讓這一切成為一場沒有指標的惡夢而己」。村上說,從受害者的證言中,可以發現很多受害者其實很迷惑,他們不知道該把自己的憤怒和憎恨發洩到那裡去,因為那暴力不單純只來自奧姆真理教,也來自日本那個所謂正常、正義的社會體制。例如從急難預防到救援體系,在當時都顯得應變能力不足。還有日本那種不願明確對外公布過失的的組織體系,許多應有的資訊,就以「正在審查中」或「那是公務」之類好像可以理解但又不能理解的理由,大幅限制資訊的流通。

  我看書時覺得有件事很有趣,書中絕大多數的受訪者都是「瘋狂上班族」,不但能忍受超長的工時,而且發現自己中毒時,他們的的反應竟然不是到醫院,而是先進公司再說。看到這裡,我不得不想起村上在結論中說的,一般市民的理論和體系,和奧姆真理教的理論和體系,或許有種雙面對照的鏡射式影象。這可能就是日本民眾對地下鐵事件至今仍然有「不舒服、餘味惡劣」感覺的來源。這不是說人們都有可能一個不小心,就會跑到地下鐵去撒毒氣,而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,人們對奧姆真理教徒特別厭惡而想排除的東西,很可能其實就是每個人心理的陰暗面。這個部份很複雜,作者特別花了許多篇幅解釋,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書。

  從《地下鐵事件》看小說家分析媒體的故事脈絡,而且用全新的角度來採訪,實在很有趣。作者改寫了故事製造機的程式,就把重大事件賦予了個人意義,讓人看了報導之後,不會覺得那好些像是遙遠的、異常的、和我一點也沒關係的事。這樣的報導方式,好像更有說服力和影響力。

  所謂的平衡報導,甚至是要打破對角色的刻板印象,而不只是訪問不同的人而已。

 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故事產生器。至少,我們的回憶不都是這麼製造的嗎?如果我能不要急著用我習慣的故事機器,多去了解一些其他的觀點,不要急著下結論或選邊站,那人與人之間能不能更能相互了解呢?

回首頁













tate03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

親愛的:
    真正能把人聯繫起來的,其實不是血緣或關係,而是想法、希望、夢想、故事和記憶。

  所以我在Blog右邊的邊欄加入了與我相關的連結,把這些有趣的故事跟大家分享。

  這是一份等待補充的清單,如果上頭沒有你,不是我忘記了,只是一時想不起來而己。我一定漏了某些人,如果願意的話,你可以寄信到tate0304@pchome.com.tw給我一個小小的提醒。


回首頁:點我














-----

tate03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
  日劇《東大特訓班》(原名:
ドラゴン桜)中的龍山高中是間放牛學校,已經面臨招生不足的倒閉危機。為了讓學校起死回生,男主角櫻木律師(阿部寬飾)決定成立一個「特別升學班」,要把幾個小學畢業程度不到的高中生,送進日本頂尖的東大。看完之後,我好希望我高中也唸過這個特訓班。

  櫻木是特訓班的班主任,雖然不是教育界出身,但對如何學習有非常獨到的見解。像是要考上東大最重要的是什麼?是提昇數理能力、還是英語?都不是,要能考上東大最重要的是「要明白自己為什麼要考?」而這個理由必須發自內心,不是任何人強加在自己身上的。另一個重要因素,是要認識自己,對自己的不足會不甘心到流眼淚的地步。


  我喜歡他們充滿樂趣的教學。像是把學數學當成打乒乓球,或是打電玩一樣;他們的學習不只是坐在桌子前下苦功,而是充份利用聽覺、觸覺、視覺、音樂再加上人際間互動的方式來學習,這絕不是胡扯,而是運用最新的
8IQ觀念。學生們早晨五點就起床,然後邊運動邊背數學公式,英語課則是配合歌曲跳舞學習基本句型。

  除了學習方式活潑,老師們其實很著重觀念的啟發。像是古文老師告訴大家,國文除了是個考試科目,更是解讀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基礎;他會帶學生們到街上去,問他們街上的路標為什麼要有日英德韓中五種語言,因為中、韓國的到日本觀光的人多了?為什麼這兩國人會變多?因為他們的經濟發展變好了,而這又是為什麼呢?對日本又會有什麼影響,更重要的是,對「你」會有什麼影響?

  劇中教了許多準備考試的技巧,但其實它們都在訓練正確分析事物的能力,學生在看到表象後,試著正確解讀背後意義的能力,而唯有如此,成績才能真正提高。唉!真希望我高中時也能有這種老師啊!

  之前櫻木曾跟學生講:「東大是唯一的路。」「結果不圓滿,說什麼曾經努力過了都是毫無意義的。」我本來也很不以為然,而到了最後一集,才知道櫻木這個大黑臉,是想讓這群原先放棄自己的人,經由準備考試的過程找到自己的自信、想法還有學習讓他們畢業後能在社會繼續活下去的技能。這些不就是學習的本質嗎?

  櫻木真正想教給學生的,絕不只是提高分數的辦法而已。「你們一定要記住,考試的答案只有一個,人生的答案卻不只一個!」「現在的你們,不管去不去東大,決定都是對的。」櫻木最後說。而那
6個特訓班的同學,雖然彼此的夢都不相同,但這段一起並肩走過的路,不管失敗或成功都叫人感動。

  或許你會懷疑,以前準備聯考就夠煩了,這個一群高中生準備入學考試的日劇會有什麼好看?我想《東大特訓班》會讓人的觀念改變,我也很佩服日劇題材能這麼多樣化。

  對了,其實《東大特訓班》和《野豬大改造》有個共同的觀念,就是如果你覺得這個世界不適合你的話,就想辦法創造一個適合自己的世界吧!


原著漫畫

延伸閱讀:好孩子的填鴨教室

回首頁
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









tate03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


  古希臘人有疑問時會到戴爾菲
(Delphi) 神殿,祈求太陽神阿波羅解答人生困惑。但現在崇拜Google的人有福了,要神諭不必齋戒沐浴,只要打對關鍵字就行了。

  「Google大神啊!請告訴我『我是誰』吧!」今天我輸入「小巨人」三字,有16萬4000筆繁體中文出現,分身的數量遠遠超過宋七力的1萬8700筆,誰的法力比較強,可說一目了然。(是誰?是誰在背後罵我北七?)

  改打真實姓名,Google上有我的資料376筆;我在北宋時是道教某派開山祖師的傳人,當我輪迴到現世,人在指南山的新聞系修行,當過市議員助理,再來是某財經雜誌記者。因為我的名字比較特別,扣除北宋的那一筆資料,完全不認識我的人,憑著搜尋引擎就可以了解我成年後的身世與路徑。

  三百多筆資料中,寫過的報導佔了90%以上,如果你相信文如其人,我看來理性與冷靜,或者說很乏味。但那不是全部的我。大部份的字都是為了錢而寫,而不是為了興趣,或是真的想說的。 

  而寫在這裡的東西,很單純就是想把自己的話講出來,這裡比較接近真正的我,但這些在Google上統統找不到。

  Google說的,不全然是真實。而現在越來越多人會利用Google來查詢一個人了,而用真名寫部落格,比較能讓自己認定的我出現在搜尋引擎上。不過相對有些事好像就變得不方便了,有些話就不敢講得太直接、太辛辣。

  我是看了「為什麼你應該用真實姓名寫部落格」這篇文章之後開始思考這個問題,不知道大家對於用真名在Blog上書寫有什麼看法?大家覺得有什麼優缺點?如果是你,會考慮使用真名嗎?為什麼?












tate03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

親愛的:


    我電話採訪被放鴿子的那天晚上,看到王建民宣佈不再接受台灣媒體訪問。

  受訪者是設計師,先前採訪時因為他說有些地方不看作品沒辦法講,所以他明天會把他作品的照片給我,我再補個電話。我隔天沒收到東西打去問,他們再三保證「明天」一定會給我。

  接著又連續2
天上演同樣的情節,最後竟然是出版社的攝影自己去把作品照片拍回來的!我最後約的訪問時間,是截稿日當天晚上,根本是火燒屁股了。我按約定的時間打電話過去,結果講沒十分鐘,那位設計師就說:「我知道這樣說很不禮貌,但是我這邊還有很多人在等我,請你自己看照片自由發揮來寫就好……」

  呃?這簡直是王建民在比賽時突然走下投手丘,叫捕手波沙達自己投球,然後再飛奔到本壘板後面接球嘛!

  按下結束通話按鈕的同時,電話就配合著我中氣十足的「×!」聲吶喊,以超過
100km的時速撞向地面。

  不過,還好我盛怒的那一瞬間,我仍然準確地把話筒丟向地上的軟墊;我要謝謝地上的「安全氣囊」,更感激大學系上棒球隊的訓練。

  可是隔天我無論如何一定要把稿子生出來,因為這是篇廣編稿,已經有人下了廣告。我只能咬著牙,說這位設計師是多麼地具有創新精神;我得扳開緊握的雙拳,才有辦法伸出手指敲鍵盤,說明他的設計又是多麼地具有巧思

  我不會、也一向反對「作文」,我還是以先前和設計師當面訪談時的內容為基礎,然後再運用一些想像力「延伸」一下。

  今天我把這事告訴大學同學「雪花」,她告訴我其實一些設計師很習慣讓記者自由發揮,因為那些人都「很會寫」,寫得往往比設計師講的還好聽。我一直以為只有八卦媒體才需要「作文能力」,直到現在才發現,原來世界上有那麼多的美麗,其實只是幻想出來的空中花園!

  出版社後來告訴我,他們的客戶看了我的稿子之後覺得「非常滿意」,這……這真的太荒謬了!

  回想起來,王建民拒絕媒體騷擾的那天,我同時從正、反兩面看到了荒謬的媒體世界。












tate03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